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详情

一文了解国内MTO产能及发展趋势-当前观察

行业资讯 来源 :弗戈工业在线 2023-06-13 18:01:13


(资料图片)

01国内乙烯、丙烯产业示意图传统的乙烯、丙烯产品主要通过石油裂解获得,但在“富煤、贫油、少气”的背景下,我国走出了独具特色的CTO/MTO/MTP制取乙烯、丙烯的路线,并成为现代煤化工的六大路线之一。 02近几年国内煤(甲醇)制烯烃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, 2014-2016年间,是该行业发展最快的三年,尤其2014年神华宁煤二期、陕西延长中煤榆、中煤陕西榆林、宁夏宝丰、陕西蒲城清洁能源等集中投产,烯烃产能呈爆发式增长,增长率达126%;2015-2016年间增速放缓,但年增长率也在28%以上水平;2017-2018年产业受原料大幅上涨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,部分项目推迟投产,增速明显放缓;2019年增速再度攀升至22.5%;而2020-2021年国内烯烃产业增速再次转缓,其中2021年在原料成本过高、其他工艺路线品种挤压等影响,国内CTO/MTO/MTP整体经济性欠佳,多数时间处于亏损,因此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新项目投产的节奏。 截止目前,国内烯烃(CTO/MTO/MTP)总产能1692万吨(包括新投产的天津渤化60万吨MTO装置),配套甲醇总产能3177万吨,理论年度甲醇需求量4170万吨,甲醇缺口993万吨。 03国内煤(甲醇)制烯烃产能分布由上图可知,国内烯烃企业大部分分布在西北(陕西、内蒙、宁夏、新疆、青海)及港口(江苏、浙江)地区,占比分布为63.5%和19.6%。其中西北地区基本是从煤开始,即煤 甲醇 乙烯和丙烯 PE和PP工艺路线,产品较为单一,同质化竞争压力大;港口地区与西北不同,其甲醇多以外采为主,终端产品也多样化:PP、PE、PO、EO、MMA、EVA、乙二醇、聚醚、丙烯腈等等,多样化的下游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避免产品同质化影响。 04煤(甲醇)制烯烃未来发展方向1、从工艺对比来看,PDH除了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之外,其发展限制因素有限,因此在丙烯生产中受到更多的青睐。此外,随着PDH工艺在原料选择性、转化率及加工成本方面逐渐改进,加之其更契合当前双碳的发展趋势,因此PDH仍不失为生产丙烯的优质路线,而在“双碳”发展背景下,煤化工固有的“两高”特性制约了其发展空间,在未来5年的烯烃发展规划当中,CTO路线已明显减少。 2、大炼化/PDH投资热情不减,乙烯/丙烯/PE/PP均处于大产能扩张周期,因地产及消费低迷,近两年PE、乙二醇、PP等需求难有增加,过剩的烯烃产业面临洗牌,大炼化/PDH的扩产,挤压国内煤制烯烃的生存空间,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的竞争将不断加剧,为此,需要立足行业特点,发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行业自身优势,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结构调整,努力实现产品结构差异化、高端化,促进石油化工与煤化工优势互补,推动我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文章内容来源轻烃吧、烯烃及高端下游,责任编辑:胡静,审核人:李峥

标签:

精彩放送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