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一晒半年度销量成绩单,只有1/4经销商完成目标!
新车毛利率大幅度下滑、经销商亏损面扩大、人员流失、运营成本及费用增加、客流量减少,线索转化成本提升……今年暑假,在卷土重来的汽车价格战背后,是压力持续增大的汽车经销商业态。
近日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。
(资料图片)
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今年7月中旬启动的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。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这份调查中,覆盖了40余家乘用车授权经销商集团,以及超百家单店经销商,共回收有效问卷952份。
①
题
仅24.9%的经销商完成目标
调查显示,仅有24.9%的经销商完成了半年度销量目标,完成任务指标80%以上的经销商占比为56.9%。其中,豪华/进口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情况较好,32.4%经销商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。而自主品牌的状况比较艰难,有48%的经销商目标完成率不到70%。
对此现象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:
1.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仍处于恢复期,厂家设置了过高的年度销量目标,导致汽车市场供需失衡;
2.多重因素引发多起大规模大幅度的新车降价,使得消费者持币观望,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。
②
新车价格持续下降
经销商亏损面持续扩大
而在经销商利润方面,情况也不乐观。
调查显示:2023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的比例为50.3%,盈利的比例35.2%,持平的比例为14.5%。亏损面处于近年的高位。
具体到不同类别,豪华/进口品牌整体盈利情况较好,约1/3的经销商亏损,近半的经销商能实现盈利。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亏损经销商占比分别为51.3%及48.0%。
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分析,在2022年年底退出的购置税减半政策,致使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透支,一定程度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。
而今年上半年开始的多起大规模新车降价,又进一步吞噬经销商本已微薄的利润。从经销商利润结构便可看出,新车销售利润占比产生了大幅下滑,由2022年底的19.7%大幅下滑至4.9%,可见新车销售在上半年的经营压力之大。市场疲软,新车价格混乱,对燃油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。
此外,人员流失、运营成本及费用增加、客流量减少,线索转化成本提升等因素,都使经销商运营压力进一步增大。
总体来说,2023年上半年,汽车市场外部环境纷繁复杂,汽车消费需求恢复缓慢。终端交易价格持续下探,以价换量的结果是增量不增利,增量也只是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,传统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。
目前,政府、协会及企业都在努力推动市场回暖。国家减税、地方政府补贴、厂家支持等众多促消费措施,对需求消费端实现了较强的拉动作用,能加速汽车市场恢复。
尽管上半年经销商的经营表现不及预期,随着各方面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,经销商的经营信心逐渐恢复,约三成的经销商在年中提升了全年度销售目标。
南都·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
标签: